名稱:重慶市渝中區巴蜀職業培訓學校
座機號:023-68715888
023-68891977
023-68891877
聯系人:龔老師
手機:13193238787 (微信同號)
聯系人:徐老師
手機:15826151319 (微信同號)
聯系人:蔡老師
手機:18883306833(微信同號)
郵箱:2330940199@qq.com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大坪單巷子87號
“雙中心”揭牌上線 在渝外國人開啟“挑小面”“考證”模式
小面、火鍋、江湖菜……這些重慶人耳熟能詳的美食,早已享譽國內外,引得世界各地的“好吃狗”們競相前來;這次來自五洲四海的他們不僅是因為愛吃,還要特意進行專業學習并且發揚光大。
2019年3月31日,在巴蜀國際傳播中心暨巴蜀美食技能對外交流中心成立儀式上,10名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們走進重慶巴蜀職業培訓學校,從做一碗重慶小面開始了他們重慶美食培訓的第一課。
中新社、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華龍網、新華網、人民網重慶分部特派記者對此次活動進行了跟蹤報道。
//
打佐料,煮小面,克服最難“技術活”
//
巴蜀職校的廖老師面向這批外國“學生”詳細講解了打小面調料的步驟:先放生抽醬油、姜汁、蒜汁、食鹽、味精和雞精,然后將混合油、辣椒油、花椒面依次拌入,“打底”完成后,在沸騰的面鍋內開始進行小面的煮制。
對于10名沒有親手制作過小面的外國學員們,嚴格按照老師講述的步驟和要領進行模仿和操作,點火、燒水、打好佐料、煮面……在助教的“一點點協助”下,他們克服了如佐料調配這樣有難度的“技術活”,自己似模似樣的動手做小面。
//
因為愛,就要會,重慶美食“愛分享”
//
10位學員專程前來學習的初衷很明確——愛吃、想做、要學、要分享。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小伙Steven坦言小面是其最愛之早餐,為此他希望能夠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制作最為地道的重慶小面及其他重慶美食,這樣不僅可以自己隨時制作解了“饞機”,還可以和家人朋友一同分享。而來自巴勒斯坦的小伙Ehab則一直都是面食“忠粉”,小面、包子、餃子都是他的舌尖所愛,在老師的幫助下他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打佐料”,在品嘗了自己煮好的“國際范兒”小面后,竟激動地伸出了大拇指。
兩名來自烏克蘭的美女Irina和Halyna則更為直接地表示因為愛上了重慶這座城市所以理所當然愛上重慶美食,因為在此前就“做了點功課”,所以動手能力和制作速度上更加熟練從容。兩位美女表示絲毫不懼重慶的“熱”和“辣”,還要學習制作更多的“重慶麻辣味”,在接下來的“重慶特色美食培訓班”里,她們和其他學員們一起還將學到各種地道的重慶美食。
//
學手藝,考證書,擴大國際“影響力”
//
近年來,隨著重慶加快城市國際化步伐以及“互聯網+”模式的構建,重慶美食在網絡上的傳播面延伸輻射到了世界范圍。有很多外國朋友慕名前來,不僅喜歡品嘗,更希望自己也能夠嘗試制作。
“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提出了學習的希望,學校就因勢利導為他們提供一個學習和體驗的平臺,外國學員在此不單能夠學習到正宗的重慶美食,還能考取相關資格證書,獲得全國認證,把重慶美食帶到世界各地?!?/p>
巴蜀職校有關負責人介紹:學員們通過在這里的學習,標志著通過美食文化和地方文化多樣形式的交融和推廣,讓身在異國他鄉的外國朋友們又多了一個家,手藝學到手,交到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