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重慶市渝中區巴蜀職業培訓學校
座機號:023-68715888
023-68891977
023-68891877
聯系人:龔老師
手機:13193238787 (微信同號)
聯系人:徐老師
手機:15826151319 (微信同號)
聯系人:蔡老師
手機:18883306833(微信同號)
郵箱:2330940199@qq.com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大坪單巷子87號
重慶餃子在老外的課堂上C位出道了!
隨著重慶經濟與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國際的聲音交流的頻率也愈發增大,有很多的外國朋友來到山城學習、定居,在我們這邊就有這樣一群來自異國的朋友們:他們的周末就在學中文和包餃子中,“很中國”、“很重慶”地度過。
如何讓他們的興趣點更高——吃
吃就是最淺顯易懂的國際名詞,很多外國朋友來到重慶,愛上重慶,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因為重慶美食的誘惑,從不敢吃辣,到無辣不歡,無鮮不成味。
因為意識到這些來自各國的學員們的興趣點不僅僅只是學習中文,而中國文化尤其是重慶的美食文化更令他們神往已久。故此重慶DE國際聯合重慶巴蜀職業培訓學校,醞釀著將重慶的傳統美食也搬上面向國際的教育課堂上,讓學員們對中國元素的學習不僅“停留在嘴上”,也能“實踐在手上”、“品嘗進嘴里”,更直觀地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名廚現場演示學員邊看邊學,餃子包出“國際味道”
巴蜀職校的廖老師早早地準備好了餃子餡兒和面皮,并向各國學員們認真講解了餃子的正確包法。經過一番認真的學習,學員們便開始有模有樣地模仿起了老師的動作包了起來。盡管一開始顯得手法生疏,但通過老師的反復示范和大家相互研究,餃子包得也越來越熟練。
在忙碌了一陣子后,帶著“國際范兒”的餃子也紛紛下鍋,待煮好上桌后,學員們品嘗后都非常激動地伸出大拇指,來自加納的黑人小哥學員說道:“竟然能從中國的餃子里面,吃出來家鄉的味道!”
而來自俄羅斯的金發美女學員則更知“掌故”地向大家解釋起中國北方餃子和南方餃子的小區別,并表示:“在吃過了重慶的小面和火鍋后,當然更喜歡重慶的餃子!”
外國學員們通過本次的“餃子小課堂”不單了解到了中國美食文化厚重的一面,也感受到了餃子對于親情、友情的特殊意義,希望能夠有更豐富的“中國美食課堂”、“重慶美食課堂”進入他們的生活中,讓他們的周末找到又一個快樂的理由。